尚权10周年访谈:张青松:成功只有一条路就是坚持
2016年,对尚权律师事务所来说意义非凡。不仅是建所迎来了10周年,也是一次回顾和展望。十年来,尚权一直专注于刑事,不改初心,行路致远,砥砺前行。
尚权十年的发展,得益于尚权人内心的坚守和坚持,也得益于实务界、学界、律师同行以及媒体的关照和支持。基于此,“尚权刑辩”推出“尚权10周年访谈”专栏。回首,感恩,并寻找动力之源。
本期访谈人物:尚权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张青松。
张青松律师
张青松,尚权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1993年起,开始专职做律师,曾参与辩护了被称为中国宏观调控第一案的江苏“铁本”案、轰动全国的江西南昌“德国牙医”非法行医案、全国“五大土地违法案”牵涉的原青岛崂山国土资源管理局局长受贿案、刘汉刘维涉黑案、陆勇销售假药案等重大刑事案件。
2003年,年仅34的张青松因为担任著名演员刘晓庆及其公司涉嫌偷税案件的辩护人之一而被媒体围追堵截,基于对案件的成功辩护,他被评为“全国律师界十大新闻人物”,并被媒体誉为刑事辩护的“京城四少”。
2000年前后,他承办的刑事案件越来越多,并且开始接触“大案要案”,于此同时,其他案件越来越少,直到2003年,他基本上放弃承接其他案件。
“只有最专业,才会有最好的辩护,只有最好的辩护,才最能维护刑事辩护律师这个群体的地位。”张青松认识到,中国已经有很多优秀的、有高度责任感的刑事辩护律师,却没有一家专门从事刑事辩护的律师事务所。
最终,他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06年,张青松在争议、观望和质疑声中创办了专注于刑事辩护的律师事务所。取名“尚权”,意为“崇尚人权”。但这个实验能否成功在当时张青松并没有多大把握,他时常对人说:“我时刻准备着,准备着这个所随时垮掉。”
如今,十年过去,尚权所不仅没有垮掉,还成为中国刑事辩护领域的一个标杆。在全国很多重要案和典型案件当中都有尚权人的身影。不仅如此,尚权所也为刑辩领域的青年律师的培养贡献自己的力量。每年的尚权刑辩论坛,紧扣时代热点,把脉刑事辩护,具有深远影响。
而张青松也从“京城四少”的角色中中转身成为“老干部”。2014年,张青松将律所主任的接力棒交给了年轻且富有活力的常铮,再次把重心放到刑事辩护的专业领域。
回首十年,张青松感言:当年“一时冲动”,结果“歪打正着”,证明中国的刑事辩护专业化的道路是正确的。作为一个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生存根本的机构,律师所专业化特点越明显,其发展越快、越有前途。
访谈实录:
1、谈谈您十年前创所的初衷是什么?
十年前创办尚权所算是“一时冲动”,只是觉得应该有一家专门从事刑事辩护的律师事务所,只有专业的律师才能有专业的辩护,但是对律师事务所能走多远毫无预见,也无规划。
2、十年后,您如何看待当初的抉择?
现在看来,当时的决定当属“歪打正着“,十年的实践证明,刑事辩护的专业化道路是正确的。作为一个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生存根本的机构,律师所专业化特点越明显,其发展越快、越有前途。
3、您对尚权律师事务所未来的发展有怎样的期待?
尚权所存在和成功的唯一价值就是专业化,尚权所必须坚定不移地坚守刑事辩护的专业化,否则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尚权所必须适应现代律师行业的发展规律,适应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探索更为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和运作模式。更具持续性、更强、更专业应当是尚权所下个十年的目标。
4、十年中,您对中国刑事法治的变革有什么样的想法?
过去的十年,总体看中国的刑事法治有着明显的进步,但是进步的过程中也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一些根本的制度性问题也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依法治国任重道远,司法改革困难重重,希望还是在未来。
5、您对中国的刑事法律业务有怎样的期待?
刑事法律业务是律师最传统的业务,但不应成为最落后保守的业务。刑事业务需要创新、拓展,否则辩护律师就成为落后于时代的法律手工匠。刑事业务的创新至少要着眼于三个方面:一是深入研究刑事辩护的本质价值;二是把握司法改革的基本方向;三是认真学习借鉴律师非诉讼业务的基本技能。
6、律师如何才能成为依法治国的推动力?
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把每个案件做到极致,这是律师推动依法治国的客观作用,同时,作为司法活动第一线的工作者,搜集整理实践素材为立法这提供实证依据也非常必要。
7、刑辩律师如何规避法律风险?
规范、谨慎是刑辩律师与风险之间的天然屏障。理性、宽容是刑辩律师远离风险的基本技能。洞察国家、社会思潮变换的能力可以赋予律师智慧。
8、您对青年刑辩律师的寄语是什么?
最专业的律师才是可能成为最好的律师,所有的困难中最难克服的是诱惑。人生、事业,莫不如此。成功只有一条路:坚持。
9、这十年,您对人生的最大感悟是什么?
任何人、事都有其既定的轨迹,努力,然后顺其自然。
10、您的人生信条是什么?
所谓正义就是各司其职。
尚权律师微信公众号